歌唱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
紧扣时代主题,唱响世纪颂歌
第八期
《游击队歌》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上海文化界组织救亡演剧队奔赴华北前线,宣传抗日救亡。作曲家贺绿汀毅然跟随上海救亡演剧一队前往山西抗日前线为部队演出。在山西临汾城郊刘村的八路军办事处,贺绿汀被八路军巧妙运用游击战沉重打击日军的事迹深深打动,并对八路军战士骁勇善战的形象产生极为深刻的印象。当晚,他挑灯夜思,将那些零碎、片段的音乐形象连缀成一个整体,创作了《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塑造了游击队战士的英雄形象,用歌曲的形式为游击战作了一个形象的注脚,尤其是歌词中的“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揭示了游击战的真谛,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的经典作品。
歌曲融合了中西方音乐的创作特色,旋律具有小军鼓的节奏特征,曲调与语音的声调完美结合,朗朗上口、易于传唱。全曲为再现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音乐形象充满动感,着重描写游击队的典型形象,展现了从敌人手中夺取武器以武装自己的战斗豪情。第二部分着重表现游击队独特的战斗豪情与乐观形象。
1938年夏,贺绿汀将其改编为四部混声合唱曲,成为20世纪中国最经典的合唱曲之一。在1964年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根据《游击队歌》编排的《游击队舞》无疑是这首军旅歌曲最形象的阐释。1992年,《游击队歌》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